近日,文丰安全处按照市安监局培训安排,组织炼铁、炼钢、轧钢、发电、制氧等各生产单位职工共计2000余人,在文化中心分批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安全知识教育培训。
本次培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隐患排查能力,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避免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提高作业效率。
市安监局专业培训老师马建民对我集团各生产工序进行了重点培训,结合安全生产事故具体案例,生动细致的讲解了在作业中安全意识要到位、安全措施要到位、现场监护要到位、作业票要规范等,进一步提高了工作人员的隐患排查能力与安全意识,认识到存在的不足,争取做到及时预防、排除到位,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中,确保安全生产。
安全处要求通过本次培训学习,要提高各班组长的安全管理能力,同时各单位要对培训内容组织考试,并将考试成绩存入职工档案。对于考试未通过的人员,由各分厂负责进行再培训和再教育。安全生产一时一刻也不能放松。
为了加大对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相关知识的普及,进一步提高岗位职工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以便将理论和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10月28日上午,裕华环保处组织相关岗位人员,在二楼会议室进行了考试。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简称CEMS,又称在线监测系统,主要是由颗粒物监测单元、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监测单元、烟气参数监测单元、数据采集处理四部分组成。其中的烟气参数包括烟气的温度、压力、流量、湿度和含氧量。为了对全厂区主要排放口进行有效监测,公司对烧结机头、机尾,竖炉,高炉供料、出铁场,炼钢一、二、三次除尘及电厂各机组等全部安装了在线监测系统。不仅可以对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这些数据的实时排放进行监控,还可以对除尘设备、脱硫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检查,实现实时监控治理。
国家对CEMS系统的安装、调试、联网、验收、运行维护、数据审核等规定了严格的技术标准,这就要求我们在线监测的岗位员工必须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做基础,也是我们此次考试的目的。考场上大家专心致志,有条不紊地答卷,可见也是做好了充足的应试准备。通过此次考试,相信他们一定能够从中找到自己的不足,意识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成为岗位技术能手!
(《河北工人报》10月24日讯)武安市裕华钢铁有限公司郭杨利,在公司工会举办的技能比武竞赛中,以精湛的技艺先后摘得“优秀选手”、“技术标兵”和“技术状元”等荣誉称号,还是省总工会、省科技厅命名的“郭杨利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完成了多项技术创新,他本人被公司破格聘任为高速线材厂设备厂长。
据了解,郭杨利是裕华钢铁从技术拔尖人才中选拔管理人才的一个缩影。武安市裕华钢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采矿、选矿、铸造、炼铁、轧钢、钢材加工于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钢铁联合民营企业,现有员工1万余人,其中百分之八十的员工是35岁左右的年轻人。“公司工会针对青工技术单一、技能素质不高的特点,为了提升员工技能,积极与公司行政领导协商开展员工技能提升工程。”公司工会副主席孙红明告诉记者,公司工会和行政达成了选拔管理人才从技术标兵、技术状元中选拔的共识,助推员工岗位成才。公司班组长以上的生产一线领导,十之八九都获得过“岗位能手”、“优秀选手”“技术标兵”和“技术状元”等称号。如果技术不过硬,想担任班组长都很难。
公司负责人介绍,建厂以来,企业共投入5000余万元用于职工技术培训,提高职工素质。工会定期选拔优秀青年职工,送到职业技术学院进行炼铁、炼钢、轧钢安全环保等专业深造。同时邀请河钢集团邯钢公司、新兴铸管有限公司等单位专业工程师,大学专业教授来公司开设“炼铁、炼钢专业培训班”,教授专业知识,并与河北工程大学联合,系统学习企业管理、炼铁理论、炼钢深加工等知识。通过这一系列举措,为公司培养了600多名专业人才、关键工种、复合型人才,成为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中坚力量。
孙江卫是裕华钢铁工会开展员工技能提升工程,助力员工岗位成才的直接受益者。公司工会负责人介绍,孙江卫多次获得公司“技术标兵”称号,被公司聘任为轧钢工段长。
记者在裕华钢铁有限公司工会采访时了解到,对技术拔尖人才,公司是有位子给位子,没位子给待遇,有效地激发了员工学技术、搞创新的积极性。
深秋季节,天高云淡。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深入贯彻落实《武安市规模企业对口帮扶乡镇脱贫攻坚管理办法》,10月23日至25日,由我集团公司行政副总张超带队,工会、办公室、人事部、文化宣传中心共同组成的集团专项帮扶领导小组分别到康二城镇、武安镇和活水乡进行对口帮扶活动。
23日上午,帮扶小组一行首先抵达康二城镇政府,在会议室举行了帮扶捐助仪式。帮扶小组代表智军作了发言,表示在康二城镇脱贫攻坚工作方面企业从安置剩余劳动力、为贫困户购买公益性岗位、危房改造等几个方面提供最大支持。镇长郝永军向帮扶小组汇报了当前康二城镇扶贫脱贫工作的开展状况和贫困户的实际情况,行政副总张超代表我集团向康二城镇捐助帮扶善款20万元,郝镇长强调一定会将企业这份爱心捐助专款专用,落实到每一名贫困户手里,并对企业的爱心捐助表示由衷的感谢。
捐赠仪式结束后,帮扶小组在康二城镇人大主席孔银林的陪同下,到贫困户家庭进行走访,为他们送上米、面、油等慰问品,并鼓励他们要积极乐观面对生活,有了政府、企业和全社会的温暖关爱,境况定会越来越好。
当天下午,我集团帮扶小组一行来到武安镇,就对口帮扶活动举行了签约仪式。仪式上,武安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杜风斌向帮扶小组简单介绍了扶贫工作的开展情况,我集团行政副总张超、宣传中心智军作了简短发言,表示企业愿意为武安镇脱贫攻坚工作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并代表集团向武安镇捐助专项帮扶资金20万元。
捐赠仪式结束后,我集团帮扶小组一行在镇领导的陪同下到东洺远村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家中走访慰问,并为他们送上米、面、油等生活用品。
10月25日上午,细雨霏霏,天气阴冷。我集团帮扶小组不顾天气变化,冒雨赶往活水乡进行帮扶对接。刚过霜降,路边黄栌似火,野菊摇曳,但大家却无心在路上观花赏景而耽搁时间,只希望把帮扶资金尽早落实到困难群众手中,让他们尽快得到来自企业的这份关爱。
由于京娘湖附近修路,帮扶小组一行不得不从西井村绕行至活水乡政府,双方在会议室举行了签约仪式。活水乡党委书记王旭东就乡里扶贫攻坚工作的特殊情况向帮扶小组作了简要汇报,张超、智军作了简短发言,表示企业一定会携手乡镇,共同配合,打好这场扶贫攻坚战,并持续为困难群众优先提供就业岗位,以帮助他们早日脱贫。
捐赠仪式结束后,帮扶小组携带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在乡政府领导的陪同下到村里贫困群众家中走访慰问。
企业由于地缘情况复杂,厂区附近人员流动性大,在利益诱因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分子挥钳动剪,偷盗的黑手频频伸向摩托车、电车,致使车主平白地遭受 财产损失,也给企业职工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针对不法行为,武安市公安局开展了严厉打击“盗、抢、骗”的专项行动,刑警五中队联合辖区内基层保卫部门建立了联络站,组织了夜间巡逻队,为企业和谐稳定奠定牢固的防范基础和治安保障。
10月24日晚21时许,当保卫巡逻队例行巡逻至文丰主区南围墙外时,发现前面有两名形迹可疑的人,一人骑摩托车慢行,另一人推着摩托车快走。正当巡逻队要上前询问时,推车的人慌忙弃车,跳上另一人摩托车,急急地逃离现场。巡逻队当即向上级领导报告并连夜将犯罪嫌疑人遗弃的摩托车送至刑警五中队。后经警队核实,此车为被盗车辆。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工作中。
“人防、物防、技防一个都不能少”。刑警五中队负责人表示,今后要进一步加强警企联合,持续开展打击“盗、抢、骗”等各类犯罪活动的合作,加强治安防范,为企业发展提供可靠的治安保障,使犯罪分子不敢对企业资产及物资有非分之想。加强警企合作,为企业保驾护航,确保企业顺畅生产。
保卫处处长刘志强说:“企业治安保卫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职工的切身利益,只有与公安机关相配合,搞好警企合作,才能使企业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才能使职工有安全感,全身心地投入到日常生活和建设中去,感谢五中队大力支持配合,为企业保驾护航。”
在此,也奉劝那些实施违法犯罪的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不要心存侥幸心理,一失足成千古恨!
10月16日上午,正值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来临之际,武安市常务副市长麻增礼带领退休老干部组团莅临我集团裕华厂区,对环保项目进行观摩,集团总裁王亚兵、环保处长孙江涛热情接待了麻副市长一行。
在公司智能管理中心,观摩团集体观看了公司环保宣传片,并听取了我公司在超低排放改造、深度治理以及分表记电等工作的详细介绍。
先进的环保理念,高端的技术装备,整洁的厂区环境,给观摩团一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给予了充分肯定。麻副市长表示,裕华钢铁作为标杆企业,在超低排放改造和无组织排放深度治理方面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今后要继续发扬干事创业的精神,坚持绿色可持续性发展,再接再厉,为武安钢铁企业做好模范带头作用!
10月19日下午,山西省黎城县常务副县长魏振东带队,率县安监局、环保局主要负责同志以及山西40多家钢铁、焦化企业负责人一行组成观摩团,到我集团裕华厂区进行观摩学习,总裁王亚兵、环保处长孙江涛、安监处长李海军等领导热情接待观摩团一行。
本次观摩团主要观摩区域为智能管理中心、1080m³高炉、265㎡烧结机平台和265㎡烧结物料大棚。
观摩1080m³高炉平台
观摩265㎡烧结机平台
观摩265㎡烧结物料大棚
观摩结束后,双方在三楼会议室就本次观摩学习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在会上,王总对裕华钢铁各方面工作做了详细介绍。他指出,近年来,裕华钢铁在安全管理工作上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采用考核机制和分包责任两种管理模式,自总经理到一线员工,从思想到行动,切实强化“安全就是幸福”、“安全就是责任”、“安全就是能力”的意识,自2014年以来,裕华钢铁从未发生过一起重大安全事故,一般事故发生率也大大减少。
在环保工作方面,王总介绍说,裕华钢铁始终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与企业发展战略、业务流程、运营管理全面融合,先后投入30多亿元环保资金,引进国内领先的节能减排技术与装备,彻底淘汰落后产能,整体提升工艺水平,不断优化能源链、供应链、产品线结构,实现“绿色环保、清洁生产”,并逐步形成“装备工艺绿色化、制造过程绿色化、产品应用绿色化”的发展格局。
随后,魏振东副县长就本次观摩学习从五个方面做了总结:一、解放思想,永无止境;二、标准建设;三、把一个企业做大做强才是生存之本;四、企业文化是力量之源;五、科技创新是成功之核心。他表示,裕华钢铁能够从一个小企业发展成为现在的全国500强、河北省百强企业,是裕华钢铁不断开拓创新、加大工作力度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他要求所有参观人员回去之后要学习裕华钢铁干事创业的精神,在思想上实现从“要我干”向“我要干”的积极转变,加大企业在安全和环保方面的工作。
展望未来,裕华钢铁信心满满,云帆高挂,将进一步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提高绿色发展水平,改善生产和生态环境,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建设美丽新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炼钢煤气柜是公司重大危险源,更是设备安全的重中之重。煤气的重要运行指标之一是活塞水平倾斜度,若活塞水平倾斜度长时间或严重超标,则可能会导致顶破柜体,密封皮帘破损,导轮磨损严重或导轮框架变形等严重隐患,危及煤气柜及职工的安全。所以,确保煤气柜活塞水平倾斜度在煤气柜运行、维护、管理中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煤气柜的安全运行,响应上级安全监管部门的要求,裕华炼钢厂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资料分析等工作,于近日成功自制研发了煤气柜活塞防倾斜装置,并一次投用成功。
此次的自主创新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标志着冀钢集团已经从被动设备安装阶段升级到了积极自主创新的阶段,积极创造各种条件为生产的稳定运行保驾护航;另一方面,也通过自主创新为集团节省了大量的资金,经过询价,若完全外购本套装置,需花费70-80万元人民币,而此次自制装置总共花费不到7000元,经济效益显著。
集团“职工创新工作室”为参与自制研发的裕华炼钢厂孙玉宾和王军兵颁发创新奖金1000元,同时,文丰主区、西区两个煤气柜活塞防倾斜装置也在公司设备处自控技术人员指导下,改造成功。
对于不断跨越前进的冀南钢铁集团而言,技术创新无疑是企业成长强有力的助力,同时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积极用高新技术提升和改造设备工艺,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夯实创新基础、搭建创新平台、优化创新环境、提升创新能力、扩大创新成果,为集团的腾飞发展助力加油。
关于我们
集团文化
媒体中心
市场产品
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