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国疫情防控仍处于关键时期,不可掉以轻心。为切实保障疫情防控期间主区炼铁厂所有员工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3月4日,主区炼铁厂厂长黄建祥、设备厂长刘增兵等领导带队组织各科室、工段,展开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检查组深入一线,分别对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双控机制建设、应知应会知识掌握、降本增效措施管理、应急器材使用情况作了重点排查。
检查结束后,厂长黄建祥作总结发言。目前的生产形势异常严峻,这就要求我们防疫、安全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我们要以保高炉顺产为中心,以安全管理、成本控制为抓手,确保做到三个提升,即管理效率提升、指标优化提升、经营效益提升,使各项工作更上一层楼。行业之争,非优即汰,崛起之时,不进则退。每一位员工,每一位管理者,都必须摒弃陈旧的工作思想,以真抓实干、锐意进取、不甘人后的精神面貌在各自的岗位上与公司共克时艰,再创佳绩!
当前,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球,钢铁行业面临的形势也异常严峻。作为高炉原料供应的源头,裕华烧结二车间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多措并举做准备,从危机中挖掘机遇,勠力同心,走出效益“低谷”。
通过会议帮助员工认知当前形势,增强危机感。企业与员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更是员工安身立命发挥价值的平台。每一名员工都要树立“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的理念,真正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习惯、一种境界,爱岗敬业,提高综合素质,苦练内功提高业务水平,使自己与时俱进,不被淘汰。
针对当前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钢材库存积压、产品价格持续下滑的现状,烧结二车间根据厂领导的指示及时调整原料配比,使用低价的硫酸渣、钢渣、铁矿粉,使用配比由初期的3%提升到5%,努力压减原料成本。
为确保烧结生产稳定顺行,在班组统一操作手法的基础上,狠抓操作规范,向生产稳定要效益。车间相继出台了《烧结过程控制工艺管理制度》,突出抓好“作业源头控制、过程监管、检修质量验收”等重点环节,对关键设备隐患点按照“发现-治理-验收”的流程形成闭环管理。此外还加强了布料工和看火工的操作管理,每隔2小时检查一次成品烧结质量,通过与前4小时成品烧结目测质量的情况对比,确定布料和调火的微调量,确保烧结各皮带布料均匀稳定,烧好烧透。
充分利用环保停限产时间进行设备维护,校正计量系统,把握信息脉搏,合理安排生产。加强设备系统的精细化管理,根据成本分析重新核定全车间生产系统的水、电、煤气、氮气单耗,进一步完善节电、节水、节约煤气的具体措施。利用停限产间隙,大到烧结主抽风机的维护保养、烧结机风箱的堵漏风,小到日常照明,一点一滴挖成本,向精细管理要效益。
计量系统的精确度直接影响用料情况、配料多少、原料输出、库存变化等重要信息,电仪工段定期对烧结皮带称计量系统进行调整校验,力求达到计量精确的目的,以科学为依据,根据用料变化及时调整配比方案,确保产品质量。
积极响应公司降本增效号召,增强员工节能降耗意识,最大限度的节约开支,切实提高设备利用率。车间领导要求维修工段和电仪工段对各类废旧和闲置设备进行维修再利用,坚持“能用不领新、能修不舍弃”的原则,严格执行“以旧换新”制度。同时严把设备进厂关,有备件的设备或可以改造再利用的设备一律不准上报采购计划,最大限度的减少物料消耗。鼓励职工在修旧利废上做文章,对废旧备件进行回收、组装使用,变废为宝,力争将废旧物品使用价值发挥到最大。
总之,从源头抓起,转变观念、及时行动,盯紧每个生产环节,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严抓烧结内部生产工序过程的标准化操作,永远遵守“管理指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原则,节约成本、应对危机,同时对烧结原料的结构优化调整,最大限度为公司创造效益,降本增效,我们一直在行动!
“节能降耗、提质增效”是企业永恒的主题。 为实现节能降耗常态化,西区炼钢厂结合生产实际,不断进行成本分析,在设备技术改造方面深入挖潜,通过设备技改创新,确保提高企业生产效益。
60万除尘是近两年新增的三次除尘系统,在使用过程中,60万除尘风机电机经常出现中心轴跑偏的问题,造成电机轴瓦端面磨损严重,极易引起轴瓦由于温度过高而损坏,影响设备正常运行。就目前的生产状况,一旦需要停机处理,将对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
刘密林厂长多次与维修、设备人员下现场观察研究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经过反复研讨、检查、试验,终于找到了思路,将连轴器、电机、风机用尼龙棒连接,从尼龙棒中心钻孔,两端挡盖开孔,再用四个螺栓,从四个方位进行串连,保持电机运行磁中心,保持电机均衡,减少了因轴瓦磨损造成的油温过高现象,改造后运行中油温达到正常,有效降低了轴瓦磨损率,难题最终被攻克。
只要我们都能树立“人人都是经营者,一切成本皆可降”的正确观念,充分调动起积极性、创造性和主人翁意识,降本增效工作定能做出成绩。
“哦……好美啊,是不是走错会议室了?”刚迈进班组会议室,高炉车间两个女工一脚门里,一脚门外感慨地说,咱们的班组标准化建设又出新成果了!
防疫期间,安监处副处长张晓明利用微信向各分厂传达了强化班组安全标准化建设的通知,安全部副部长李海军为了加快推进班组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将此列为每个月各分厂安全红黄旗评定标准,这无疑是对这项工作增加了催化剂。炼铁东区在安全科长康勇胜的组织带动下不甘落后,从抓基础开始,通过比较管理、内部交叉审核、总结交流经验,明确了班组标准化推进方向,促使班组标准化建设不断完善和规范。
重新对会议室进行了温馨布置,一张张全家福喜气盈盈贴在墙上,使员工时刻牢记家庭顶梁柱的职责,提升安全意识,不忘对父母、妻子、孩子的承诺,每天高高兴兴上班,安安全全回家。
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作为班组建设,各类基础台账的规范管理是日常工作的最根本要求。通过对职工日常安全培训及班组五项记录档案、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档案、疫情期间一人一档测温台账、消毒通风台账等认真整理,使各类台账记录都有了新的要求、形成了台账标准化,更新时间有了规律,摆放设定更加合理规范化,切实提高了班组全员对台账记录和管理的重视程度。
安全环保工作是班组建设的重中之重。更新完善了十项班组安全标准化建设制度及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设立车间班组安全网络管理机构图,将各个层次安全管理职责明细化,层层落实责任;每月召开班会活动,坚持开展安全技能培训、事故应急演练,让班组职工人人树立“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思想;各班班组坚持开展隐患排查并将隐患记录在案,激励员工开展隐患排查竞赛,使职工的安全意识转化为安全管理能力。
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一个团队,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环境而不被淘汰。之前的各类培训学习,都是班长在上面“照本宣科”,班组职工在下面“竖耳恭听”,无学习记录,无学习感悟,导致职工学习培训效果差、没有主观能动性。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班组给每个班员配发了笔记本,并要求做学习笔记。从形式和内容上充分重视培训、主观学习。营造人人有记录、人人有感悟的学习氛围。
班组安全是安全生产的一项基础工作,开展“班组安全标准化建设”就是在做好安全生产的“最后一公里”。一切工作的落脚点是班组,只有抓好了班组标准化建设,才能促进车间和分厂的管理不断提升,最终达到安全受控、生产稳定。在以后的工作中,有各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协助,有基层员工的一起努力,炼铁东区班组标准化建设工作定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直以来,文丰西区炼钢厂坚持向管理要效益,靠技术降成本,靠改革降成本,靠质量降成本,眼睛向内,找准差距抓落实,在厂长刘密林的带领下,坚持抗“疫”不放松,深挖内潜再节能,在严控各项指标的同时,凝心聚力开源节流,切实把降本增效工作推向纵深。
“热修”是钢包从连铸浇完钢再次到转炉接钢之前,钢包的准备过程。准备过程需要工人对钢包滑动水口机构操作的检查、对水口、滑板寿命到期更换,其更换水口及滑板操作主要是使用液压缸完成。每次换水口及滑板的时间约需要3分钟,为保证液压站压力饱和满足热修节奏,有效规避液压站人工启停频次或长时间备用运行,由刘厂张亲自牵头,设备科和维修工段负责,对液压站压力控制进行改造。
首先在液压油管出口处增加压力传感器,利用热修的工作性质,设定压力启、停的压力区间,由传感器发送信号给继电器,控制液压泵的启停,精准做到了使用液压缸时自动启泵,换好水口后,压力保持液压泵自动停止,实现了整个过程全自动控制,既节省了人工,大大缩短了液压站的工作时间,又降低了电耗,节省了电费开支。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能耗”已然成为评价一个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这印证了一个朴素而深刻的道理,能耗指标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和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节能就意味着增效,在今后的工作中,西区炼钢将继续按照公司节能降耗有关要求,进一步做到节能降耗工作具体化、细致化、实效化,确保公司节能降耗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提到修旧利废,大家首先考虑的可能是各种设备备件的维修再利用,往往忽略小物件、易耗品的再利用。西区炼铁厂提醒员工要在以往修旧利废的基础上,挖掘细节,再出成果。各工段员工建言献策,积极响应。
烧结工段清理混料机滚筒积料时,铁镐磨损用量大,工段提出对磨损报废的镐头进行修旧利废。将测量切割好的钢钎头焊接到镐尖上 ,然后用气焊锻打成型。使铁镐再次发挥作用。
高炉钻杆目前使用材料为螺纹钢,长度为3.25米。每次使用完都会剩下部分余料。工段提出将用剩下的钻杆焊接起来再次利用,降低消耗成本。
电灯坏了,大家想到的就是更换新灯泡。但是电气工段却要让这些坏电灯“起死回生”,利用值班时间,将废品箱内的坏电灯挑拣出来,进行“解剖手术”。通过拆装重组,使电灯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发光发亮。
其他工段也不甘落后,每一名员工都从细节中寻找“可乘之机”。喷煤工段因涉及系统修旧利废项目少,对变形损坏除尘骨架、拖布都实行修旧利废;维修工段对损坏的漏粉卸灰阀进行改善焊接工艺,补焊打磨达到使用效果;原料工段对皮带托辊的维修再利用等等。
落实“修旧利废”不但节约了成本、降低了损耗,提高了员工维修技能,同时还强化了员工的成本意识、节约意识、勤俭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虽然这些修旧利废项目看起来很不起眼,但这正是修旧利废工作落地抓实的最好证明,真正将修旧利废工作做到“芝麻西瓜一起抓”。只要我们改变思想,注重细节,把之前习以为常的浪费观念改正,修旧利废工作就会有实质性的提高,我们将会一如既往地把修旧利废工作贯彻到底。
为检验特种设备伤人事故的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应急指挥以及应急救援能力,提高应急队伍的素质和能力,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准确、有效实施应急救援,最大限度保障员工生命安全,日前,裕华高线厂组织开展特种设备起重机械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因目前仍处于疫情防控期间,故演练前对所有参加人员现场检查身体状况,并对所有演练器材进行消杀处理。 演练以高线厂起重机械高空坠物伤人事故为假想。2名人员在更换天车防脱槽时,其中一名员工被天车大梁上掉落的坠物砸中,导致人员昏迷,头部流血,另一名员工立即通知当班调度员,调度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并利用对讲机向工段负责人汇报情况。
工段长接到报告后立即赶到事故现场,安排人员设立警戒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并通知应急救援队人员到现场进行救援。调度员立刻联系公司总调度室,安排车间准备送往医院救治。
应急救援队到达现场后迅速开展救援工作,将伤员流血部位包扎好后,随即对伤员进行心肺复苏,待伤员恢复自主呼吸后,立刻将伤员抬上救护车,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
演练完毕后,设备副厂长黄鹏对本次演练进行点评时说到,本次演练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配合默契,能够迅速出动组织救援,可以说是相当成功的,但演练始终是演练,我们要把纸面上、理论上的东西,完完全全的运用到实际中去,要把每一次演练都当成实战去进行,从而真正起到应急救援的作用。
厂长李范栋最后总结时强调,通过此次演练,检验了在面对突发事故时,我们的应急救援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基本上能够满足应急处置要求,但仍然达不到人人都能熟练掌握基本救援知识的要求,所以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所有人员都要认真学习并且掌握基本的应急救援知识和本岗位易发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确保能够在第一时间合理的处置突发事故。同时要加强“双控”机制建设,把风险管控挺在隐患排查前面,把隐患排查挺在事故救援前面,做一名不折不扣的安全人。
来源:新华网
关于我们
集团文化
媒体中心
市场产品
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