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钢铁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品牌质量、生产效率及成本高低是决定企业未来走向的重要因素。为此,文丰主区炼钢厂将降本增效的全成本管理工作纳入贯穿全年工作的主线来抓,在提高自身素质、挖潜增效、节能降耗降成本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一些成绩,特别是近期围绕连铸机中间包寿命攻关方面取得了重点突破!
4月18日,主区炼钢厂连铸工段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3#连铸机中间包寿命突破历史纪录,达到20小时52分!这标志着炼钢厂中间包寿命迈上了新台阶,彰显着炼钢人的速度和激情,为炼钢厂降本增效攻关工作开创了崭新的局面。
中间包作为钢铁企业连续铸钢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其包龄高低、寿命长短直接影响着铸坯的收得率、表面及内在质量以及生产组织的稳定性。提高连铸机中间包寿命,对降低连铸用耐火材料消耗,减少中间包浇余及铸坯切头、去尾,提高钢水品质等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延长包龄,降低生产成本,一直是炼钢厂领导、班组骨干和技术人员思考的问题。为早日破此难关,由厂长裴中怀牵头成立了中间包寿命攻关小组,下大力度进行提高中间包寿命节能降耗攻关行动。
攻关小组通过数据统计,全面分析影响中包寿命的各种因素,周密部署,科学施策进行技改。在全体炼钢人的共同努力下,最终中间包包龄比之前的12小时延长了8小时52分。中间包寿命的提高,减少了中间包的使用个数及换包次数,增加了连续浇铸炉数,节省了中间包余钢及接头量。耐材、辅材用量也明显降低,同时还可以降低煤气消耗、电耗,减少人员劳动强度,钢水衔接也更趋于合理化,更有利于炼钢的生产协调及组织。
目前此项攻关还在进一步优化中。一以贯之、步履坚定,我们相信,只要主区炼钢全体员工团结协作、勠力同心,任何难题都将迎刃而解攻无不克,从而打赢降本攻坚战,成为推动企业早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4月22日上午,武安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高宏伟,副主席王从江,办公室主任董佳佳,组建部部长王鹏刚到我集团深入调研指导工会组织建设工作,我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王起增,工会副主席孙红明热情接待并陪同调研。
在一楼会议室,工会主席王起增简要介绍了集团工会的发展壮大经过并请调研组一同观看了工会建设宣传片,工会副主席孙红明向调研组领导汇报了工会组织的建设情况。
集团工会自成立以来,在公司党委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积极发动和依靠广大职工为集团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成立多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在技改创新、降本增效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定期组织代表接待职工群众,为职工解决后顾之忧;利用公开栏、电子屏幕、微信群等方式,开辟与职工联系沟通的通道;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和文体活动,使之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公司内部形成了党、政、工、团积极参与,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
市总工会对我集团工会建设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高宏伟指出,做好工会工作对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非常重要,市总工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有义务组织全市同行业展开技能比武和各种培训活动,为同行业之间搭建起互相沟通学习的平台。
随后,调研组一行到职工活动中心实地查看了职工书屋、职工活动室、党员活动室等党政工团办公场所,对我公司工会硬件设施的配备表示充分肯定,对工会的各项活动分类造册建档的做法给予表扬,并要求不断充实新的内容,多深入基层了解职工心声,使工会真正起到公司与职工的桥梁作用。
通过本次调研,再次加深了市总工会对我集团工会工作的全面了解,在提出表扬的同时,希望我工会继续发扬全国职工模范之家的带头作用,推动工会工作不断改革创新,把工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充满活力,为企业战胜困难、稳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坚持小改小革、降本增效是文丰主区炼铁厂烧结一直保持的优良传统。自公司强化成本意识以来,在确保生产有序进行的基础上,烧结分厂积极鼓励每一位员工结合自身岗位实际情况,开动脑筋,提想法、出方案,制定小改小革奖励办法,一点一滴降成本,一分一厘增效益。
烧结2#单辊破碎机是烧结的主要工艺设备,因烧结矿温度长时间高于900℃以上,其锤头磨损特别严重。
2#单辊破碎机成为了烧结设备运行的短板,其上一共36个锤头,每次检修都要围绕这些锤头做大量的工作,停机12个小时才可以补焊处理4-5个锤头。一台单辊破碎机最短不到三个月锤头就几乎全部磨损掉,不能再正常使用。最长时间也是通过检修时补焊锤头,才可以使用6个月以上。前期购买的部分锤头,使用效果良好,但价格昂贵2758.62元/件,维修、备件费用高,不但限制了检修周期,而且增加了成本消耗。
为了降低2#单辊破碎机锤头的磨损,提高2#单辊破碎机的寿命,延长其检修周期,降低机物料消耗,在厂领导的组织下,烧结设备、维修部门技术精英对2#单辊破碎机锤头展开技术攻关行动。
经过多次试验、研究和讨论,分厂利用轧钢自产锰板做母材,由维修工段使用选购的堆焊焊条自制成锤头,成本大大降低,经运行试验后效果良好,每年备件费用可节省大笔开支。
通过群策群力大胆技改,不但达到了使用效果,而且大大缩短了检修时间,同时将2#单辊破碎机的使用寿命提高到了1年以上。
小改小革卓有成效。实施精细化管理,从思想上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集思广益,深挖内潜,主区烧结在控制成本求创新谋发展的路上从未止步,并且根据实际改造效果对参与技改的人员给予奖励。通过对设备、工艺、安全和环保等各方面的技术改造,充分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带动全员积极参与其中,切实为公司降本增效、更快更好地发展贡献出智慧和力量。
“关爱生命、安全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西区炼钢厂一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管理方针,从大局和细节抓安全、促生产。4月15日上午8:30分,西区炼钢厂在煤气柜区域组织了一次消防应急演练,旨在进一步加强我厂应对突发事故的综合指挥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和协调作战能力,同时也是我厂应急物资装备操作的一次检验,提高我厂应急救援水平,全面促进救援队伍快速化、正规化建设,切实保障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担任本次演练总指挥的是西区炼钢厂厂长刘密林,副总指挥安全科郭志强。演练开始前,郭志强就演练注意事项对演练人员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培训,参演人员认真了解了演练方案及相关内容,熟练掌握了各种救援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相关救援常识。
各组人员密切配合,严格按照演练预案进行。事故模拟为煤气泄漏导致人员中毒并引发设备着火,一组救援人员先将中毒者抬出危险区进行抢救,二组负责关闭蝶阀2/3逐渐降低煤气压力,随时观察煤气管道压力不小于100Pa,并通入氮气稀释煤气量,再分别用消防器材进行灭火。整个演练过程有条不紊,临危不乱。
现场救援演练结束后,厂长刘密林做了总结发言,刘厂长指出:
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今天整个演练过程中员工们彰显了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雷厉风行的作风,在规定时间段里达到了预期要求的良好效果;
2、时间就是生命,安全重于泰山;通过演练,要求大家意识到时间就是生命,安全重于泰山。对每一次救援演练一定要有方案、有措施,有秩序,有步骤,才能达到临阵不乱,处变不惊;
3、学无止境,安全知识需时刻充电。只有通过一次次的实战演练,才能提高我们紧急状态下的应急能力,强化安全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掌握特殊情况下的逃生技能,确保员工生命和公司财产安全。
放眼当前变幻莫测的钢铁市场,唯有不断提升自身产品质量和扩充品种类型,方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裕华高线厂收集区原设计的盘卷承接重量和芯棒长度随着产品品种的增加已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为正常生产带来影响。
为积极贯彻落实集团创新发展理念,尽快破解这一困局,提高高线厂各品种规格的生产能力,3月底,高线厂决定大胆对螺纹集卷装备进行技改,以满足多规格螺纹产品的生产需要。
厂长李范栋亲自参与,副厂长黄鹏、设备科科长郭富学、车间主任马强等骨干力量群策群力展开技术攻关。经过多次深入现场勘查、研究、探讨,终于制定出改造方案。
技改利用停产时间进行,调集分厂技术精英负责具体操作。经过大家齐心协力、加班加点共同努力,仅用4天时间便顺利完成。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试运行期间,生产螺纹产品时集卷收集完全能够满足生产要求,改造一次性圆满成功。
为切实增强全员消防安全意识,正确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提升应急消防队员的救援能力,打造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应急救援队伍,4月17日上午,文丰主区炼钢厂组织举办消防应急演练。厂长裴中怀,副厂长白金成、任建岗及工段长和下夜班各班组长参加了此次演练。
首先,由安全科长胡向栋对灭火器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进行了讲解和演示。
演练拉开序幕。一名电焊工在渣场进行电焊操作时,由于作业前未将动火现场周围易燃物清理干净,造成焊接时不慎引燃周围易燃物发生火灾。
动火作业监护人员见状,立即使用灭火器进行扑救,由于火势较大,未能将火扑灭。监护人员马上用对讲机向分厂调度员汇报,调度员请示厂部领导后及时启动分厂应急救援预案。
接到救援任务后,分厂应急队员迅速穿戴好防护用品手提灭火器到达着火现场进行救火工作,最终火灾被成功扑灭。处理好事故现场并确定没有危险后,救援队员收好灭火器归队。
厂长裴中怀对本次演练做出总结,整个演练过程方案合理、指挥得当、分工明确、互相配合,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救援任务,成绩值得肯定,但同时也要看到不足。要求全体干部、员工必须时时保持警醒,熟练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确保在危急关头冲锋陷阵;在动火作业前,一定要对周围环境进行充分确认,清理干净周围易燃物品后方可开始作业。安全话题决不是老生常谈,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只有真正将安全理念根植于心,将安全知识牢牢掌握,将安全责任制度层层落实,才能使企业生产经营稳定顺行,才会赢得更大更好的发展空间。
“谢谢您们,为您们的行为点赞!”在质检办公室接过失而复得的手机,失主连声致谢,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这一幕似曾相识,又一起拾金不昧物归原主的新闻在文丰西区传为佳话。
4月17日下午15:30分,在文丰西区料场工作的质检员赵海立像往常一样,在焦炭场地中忙碌地工作着,偶然一低头,差点踩住一部手机,赶紧捡起来向四周张望,但却一时找不到失主。想到手机遗失,失主一定非常着急,而自己又因为当时场地内车辆较多无法离开,便用对讲机呼叫当班班长成志强请他代为保管手机并设法寻找失主。班长拿到手机后发现手机没有设置密码,便打开通讯录,通知最近联系过的人尽快转告失主,请他速到质检办公室领取手机。15:50分,一名装卸队员匆匆赶来,说自己丢了一部华为手机,确认来者正是失主后,成班长便将手机归还。在失主的再三请求下,成班长带他找到赵海立当面致谢,赵师傅却笑笑说谁丢了东西能不着急?捡到东西要还这是理所应当的事,类似的事情在同事们身上也时有发生,不值一提。
事情传开,同事们开玩笑地送给赵海立一个外号—“拾手机专业户”。2019年,他就曾捡到一名卸车员的手机并想方设法归还给失主,还曾几次拾到卸车卡并全都归还。工作中,从接班到交班,他带好水杯,循环往复在一堆堆小山似的矿粉和焦炭中逡巡取样,话不多说,责任心极强,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原料质检场地,不管工作多忙多累从无抱怨。这种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和拾金不昧的高尚品质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效仿。
在获悉事情原委后,原料质检科科长张力涛要求全员学习赵海立这种拾金不昧的行为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并给予适当的奖励。
这就是工作在普通岗位上的普通冀钢工人,他们朴实无华却又自带光芒,汇聚成满满的正能量,感染着我们的内心,影响着我们的行动,引领着我们走向无限光明的前方!
西区炼钢岗位练兵比武的热潮继续推进,本着实战出发的原则,结合日常工作特点,以“干什么练什么,用什么比什么”组织维修工岗位技能比武。为确保技能比武与实际工作的完美结合,制定比武项目为独立操作“管管固定直接对接”,以此检验维修岗位工技能水平、劳保用品的正确穿戴和工具的规范使用。
本次比武于4月11日至13日上午时间进行,设备科长段海龙、维修主任白占强现场监督。白灰工段维修工、运行工段维修工、转炉工段维修工三个班组29人参加此次比武。
比赛过程中选手们手持防护罩,电焊帽,细心操作,焊花飞溅,弧光四溢。经过为期三天的轮流比赛,最终转炉维修工魏志凡和杜肖分别获得第一名和第二名。
技能比武是促进员工技能素质提升,挖掘、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经常性活动,同时也是展示员工个人风采、检验技能教育培训成果的有效途径。本轮技能比武圆满结束,得到分厂的特别支持,在保障比武筹备工作的同时,给予获奖员工鼓励和奖励,有效提高了员工在岗学习技能的积极性,从而也为提升产品质量和效益奠定基础。
关于我们
集团文化
媒体中心
市场产品
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