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想做,办法总比困难多”,创新改造是我们生产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对现有条件下安全、技术、设备等进行不断思考和实践改良。西区炼钢厂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积极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敢于创新实践,小小技术改造为为生产顺行、提质、增效、降耗增添不一样的亮点。

西区炼钢转炉出钢多年来一直是挡渣球挡渣出钢,今年元月份刘密林厂长提出改为挡渣锥挡渣,因挡渣锥挡渣效果好,受各大企业重用。但是如果出钢位置找不准,则适得其反,造成下渣严重,且因投锥命中率影响生产节奏。因此在使用挡渣锥前期,炉前班组极为抵触挡渣锥挡渣,挡渣锥挡渣一直得不到全面实行。为解决出钢位置和投锥命中率,刘厂长带领转炉工段长,结合维修负责人就如何让挡渣操作既准确又简便开展了反复的试验,找到出钢过程中适合加锥的最佳角度,设置报警器,出钢炉体至一定角度,报警器提示加锥,用简单方法解决了炉前工加锥操作的困难,保证了挡渣锥命中率达到98%以上,即提升了挡渣效果同时也为生产节奏的顺畅提供了条件。
与兄弟单位对比,我厂产品结构及性能要求不同,低合金钢比例多,合金料加入量较大,技改前合金烘烤温度低,烘烤合金量少,合金用量大时,大部分的合金只是通过了合金烘烤仓,但达不到烘烤效果,同时煤气烘烤过程易出现熄火现象,安全隐患大。为此,西区炼钢组织相关技术人员优化了合金烘烤装置,首先对现有合金烘烤进行了扩容改造,同时改进烧咀型号、优化了烧咀的布置。持改后增大了合金烧烤量,合金烘烤温度也大提高,由原来的温度提高到800度以上。通过技改保证合金烘烤量和合金烘烤温度,大大降低了合金加入的热量损耗,为当前降铁耗生产模式减轻了炉前出钢温度的负担。
中包排渣槽主要用于中间包长时间浇注渣多排渣存渣,因位置在中包车与大包转台中间,所以在生产过程排渣槽不能更换,日常是每浇次停浇后清理存渣。生产过程随大包的周转,中包渣集渣量不断增加,渣量过大时,易引起中包卷渣,造成生产事故,因此中包需定时排渣,特别在中包连续热换,排渣槽不能及时清理,影响中包排渣。拉钢班组首先试验制做简单的导流槽,但是存在安全隐患,且排渣效果不好,紧急情况影响中包车行走。之后连铸工段内部集思广益,连铸段长带拉钢班组,在现有排渣槽的位置自制推车式小平台,下设轨道保证排渣槽位置,方便排渣槽出入,生产过程排渣槽满,及时推出更换,方便了操作,保证了安全连续生产。
小小的技改遍地开花,看起来不值一提,但效果显而易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至公司成本优先战略的当下,西区炼钢人始终秉承着“我能为公司做些什么”思想宗旨,这些小技改的不断涌现,正是西区炼钢人积极发挥能动性的表现,他们勇于尝试,不落窠臼,通过工作中的“小技改”科学治理工作中的“小疾患”,激发员工积极开展技术改进,实现自主创新的热情,达到“安全、提质、增效”目的。
供稿:文丰西区炼钢 王金星
地址:河北省武安市崇义四街村北